第二十一章 清荷苑偶遇-《陛下误会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徐墨自然不知道赵高正在想着如何算计他,还在与他身旁的高大青年谈笑风生。

    这个青年是徐墨特意请来的,乃是国子监中的才子,名为袁浩。

    徐墨讨好他自然是为了他的诗才,徐墨之前拿出的大多诗词都是袁浩随手而作。

    便是如此,也能在这清荷苑中拔得头筹,由此可见袁浩之才。

    上次是因为遇到了赵高,才让徐墨马失前蹄。

    今日宴请袁浩,没想到还能遇到赵高,徐墨默默的想着,该如何让这袁浩跟赵高对上呢?

    不过多时,打茶围的时辰便又到了。

    大厅中的众人也是都开始准备自己的诗词,期望能够博得湖中美人的青睐。

    苏若若不在,赵高对此自是兴致缺缺,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薛河说着话。

    徐墨则是怂恿着袁浩作上一首,“袁兄,如此雅事,何不赋诗一首博美人一笑?”

    袁浩闻言问道,“在下听闻这清荷苑的花魁名为苏若若,不知她今日可在?”

    “若若姑娘的小舟今日未曾出现,想来是不会接待了。”

    袁浩听徐墨如此说便摇了摇头,“那便无甚意义了,不作也罢。”

    徐墨哪能就此放弃?

    丫的指着你跟赵高掐上一掐呢,这可由不得你!

    徐墨心念至此,便又说道:“袁兄可知那首《鹊桥仙》?”

    “自是知道,该诗在国子监中到处传唱,是一首颇为难得的佳作。”袁浩似是对赵高的诗很是推崇。

    “作此诗之人正是赵高,前些日子见了若若姑娘的那人,听说,二人在舟中过了一夜。”徐墨试图用苏若若来刺激袁浩。

    见袁浩对此没什么反应,徐墨又说道:“袁兄可知国子监的师兄弟们私下里都怎么说?他们都说,这赵高之才怕是已经超过了袁兄,这一首《鹊桥仙》已经足以传世了。”

    话音至此,袁浩的眉头终是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