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自己的嫔妃,有啥好嫌弃的,陆薇怕冷,主动避开皇帝的目光,专心致志替太后扒烤栗子;娴贵妃跃跃欲试,一双期盼的眸子看着皇帝;巴林氏有自知之明,她是新人,位份地,而且跟皇帝一点也不熟,肯定没戏。 但皇帝头一个排除了娴贵妃,她太板正了,跟她出游很沉闷,没意思,他的目光很干脆略过了娴贵妃。 娴贵妃心里有几分失望,面上笑道:“皇上,我向您推荐那常在,她是蒙古人,熟知此地的语言民俗,不如让她陪您去?” 她话音刚落,那常在巴林氏就道:“娴贵妃娘娘,蒙古非常大,我是昭乌达盟巴林部,这里是新林郭勒盟察哈尔部,两地相隔甚远,我以前从未来过,对于此地的语言民俗,不敢说熟悉。” 娴贵妃:…… 她本来是想给巴林氏这妮子机会,但是巴林氏足够蠢的。 弘历根本也没想过让巴林氏陪他,直接点兵:“庆嫔陪朕去!” 陆薇还能说什么,风帽、毛裘、手套、羊皮靴子四件套,穿戴完毕,只有一张秀气的脸庞露出来。 弘历见面就毫不客气地嘲笑她穿得像一只熊。 还能不能友好的一起逛了? 陆薇扯扯嘴角,“既然您嫌我穿得不好看,那我回去了,不碍您的眼。” 弘历连忙拉着她,笑道:“朕开个玩笑,别生气,这里天气太冷,衣服穿得臃肿大家都不好看,但你看,你还是这条街上最漂亮的。” 陆薇再看他的装扮,同样是大毛衣服,男人骨架高大撑起来了,要是他再把脸晒黑一点,骑上马就很有套马杆汉子的味道了。 皇帝算是微服私巡,带上嫔妃一位——陆薇;太监两位:李玉、胡世杰;侍卫若干。 一行人走在这多伦城的大街上,格外与众不同,一点都不低调,旁人可能不会想到皇帝,但一定会猜到这一行人肯定是跟随皇帝过来的王公大臣们。 …… 生活在繁华的中原大地的人们看多伦城,只觉得土、小、旧、破。 但皇帝却对陆薇介绍道:“你千万别小看这多伦城,它是漠南蒙古的第一座城镇,自圣祖多伦会盟后,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。” 多伦城虽不算大,但城镇该有它都有,城墙、城门,城内的商业住宅,官府衙门、寺庙等等。 额尔腾河从东向西贯穿整座小城,多伦城最繁华的地方就集聚在河流两岸。弘历带着一行人沿着河边缓行。沿路有很多商业会馆,陆薇听到了很熟悉的汉话,惊喜道:“原来有汉人来这里经商!” 弘历指着某个店铺的招牌给她瞧,陆薇一看,顿时乐了,招牌上有汉满蒙三族语言,汉语写着张记茶肆。 哈哈,比紫禁城宫殿的牌匾上还多了一种语言。 中国人自古有经商的天赋,天南海边的客商汇集多伦城,到处都能听到熟悉的汉话,陆薇越逛越发现很有意思,关内城市有的商业这里都有,茶楼酒肆不说,还有香粉首饰店,甚至还有一家店面主营苏绣、苏扇,看来哪里都不缺有钱的消费者。 当然,多伦城也有他独特的地方,陆薇发现城里的大小寺庙特别多,和尚也特别多,她大为惊讶,问弘历:“四爷,为什么建这么多寺庙?” 弘历只是简单道:“蒙古诸部自来信奉喇嘛教,圣祖在此设汇宗寺,意在将这里变成喇嘛教朝奉圣地,是以寺庙所聚集在此。” 陆薇明白了,“因蒙古诸部常年不和混战,因此圣祖要用信仰手段来团结他们。这里的僧官们都是朝廷任命的?” 弘历颔首,笑道:“一点就通,对。” 第(2/3)页